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哪类HR软件适合您?

[ 来自: 网络 | 时间:2007/4/10 15:04:00 | 浏览:2649 | 收藏本文 ] 【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管理,尤其是在这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司考虑利用软件来实现公司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有效的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为公司创造效益。

现今,当我们的HR经理面对HR软件市场时,发现软件供应商参差不穷,软件版本众多,高中低档产品都有,有几十万、十几万一套的,也有几千元的,甚至还有免费下载的。

在这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如何比较和选择呢?这一直是困扰HR相关人士的问题。选型不好,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公司在经过马拉松式的考察、评估、选型后上了一套自以为不错的系统,以为高枕无忧了,结果在实施当中就发现了问题,或在用上系统没过多就发现系统容易出错,不稳定,虽说能得到一些供应商的维护,但期间毕竟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往往还是无法稳定使用;还有的在平平安安用了一段时间后,当发生自身业务变更,软件马上就跟不上了,怎么办?只好请来供应商来修改,这时才发现维护费用贵得惊人,累积起来大大超过当初购买的费用,只好哑巴吃黄莲,有口说不出。往往在大笔资金付出后,还是无法达到要求。是软件供应商不卖力吗?不是,绝大部分是因为软件代码本身修改很困难。到头来,还是软件选型有问题。

那么如何选型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呢?其实市场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虽说种类繁多,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其实只有三种本质区别。无论供应商吹的如何天花乱坠,只要你分清这种软件属于哪种类型,归归类,大致就能分清其中的优劣。再分析一下自身的需求,考察一下供应商的客户群,就容易作决定了。

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下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三种主要类型:

一、 产品化软件;
   
主要特点:相对的功能和业务流程都已经定义完成,一般无法改动,软件供应商一般也不会提供改动。

设计思想:减轻HR人员日常繁琐的行政事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当今需求。对于今后的需求通过版本升级和上门修改和维护来解决。

优点:能够满足客户通用的、主要的人事需求,价格较便宜,实施周期短,维护费用便宜。相对于人事业务简单通用,变化小,成熟性的公司,这种软件的性能价格比较高。

缺点:能够短期内满足客户主要需求,却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一旦客户发生业务变更,这种软件的修改费用将相当昂贵,往往还无法有效实现。相对于发展很快的公司,这种软件的使用寿命不长。

考查关键:看产品在供应商已有客户群中的美誉度,以及在业界的经验。

使用关键:产品本身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和客户HR业务的通用性和复杂性。

产品软件差异:在于设计的是否全面,关联性是否强,稳定性是否强,界面是否美观,产品的适用性是否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二、 平台式软件

主要特点:软件本身是半成品,是一套平台式的应用系统,开放二次开发工具,以便今后客户业务出现变更时,对该系统进行业务调整和维护。其目的是降低该系统的维护和使用成本,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

设计思想:体现了“逐步完善,不断提高,降低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的思想,。

实施特点:客户实际得到的是“软件+服务”的系统,在软件实施过程中,供应商和客户在一起利用这套软件平台来完成这套系统,客户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一些模板来规范HR管理,也可以提出个性化的需求,一起实现。其目的是为了客户将来在发生业务变更时,容易调整和维护。客户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具备了自己开发这套系统的能力,从而再也不必为今后的业务变更以及维护费用担心。

优点:既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又提供了软件自身发展的空间,极大的延长了软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软件维护费用,从长期来看,性能价格比很高。

缺点:客户的需求和能力往往决定了产品的性能的发挥。此外,初始界面不如产品软件漂亮。

考查关键:看供应商的技术力量,产品在已有的客户群中的美誉度,了解他们使用后的感受,以及供应商产品在行业中实施经验。

使用关键: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和IT人员前期的参与。

三、定制化软件

主要特点:软件完全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定制,量身定做,可以完全满足客户的所有软件能实现的需求。但软件直接建立在原始代码的基础上,容易产生不稳定。

实施特点:软件实施必须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下,一是客户能够非常明确自身的需求,尤其是个性化需求(一般由专业性的咨询公司提供);二是供应商拥有一批既熟悉HR业务,又熟悉软件开发,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的专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项目实施的好坏,周期长短,功能实现差异,都取决于这两方面。

优点: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软件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公司规模很大,个性独特,产品化软件无法实现的情况。

缺点:项目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在客户明确需求和项目实施人员的技术经验上。两者中稍微有点偏差就直接影响以后的使用和软件的稳定性,项目成功危险系数大。一步不到位,往往以后会牵涉很多的精力。

考查关键:看供应商的技术力量,尤其是实施人员的技术背景,项目经验。以及供应商产品在行业中美誉度。

使用关键: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和IT人员全程参与。

以下是对此三类HR软件的分析和比较:

三类HR软件产品的详细分析比较表

 

产品化软件

平台式软件

完全定制软件

适用性

适合业务不是很复杂,业务不会变更,流程比较简单、通用的公司。

适合业务比较复杂,个性化业务较多的公司。
此类公司发展较快,今后业务变更的可能性比较大。

适合个性化人事业务非常多、业务流程比较复杂,独特的公司。

个性化

个性化成分非常小。

可以完全符合公司的个性需求。

可以完全符合公司的个性需求。

扩展性

很差。

软件产品已经封装,修改时容易出错,容易产生软件连锁问题(即水波效应)。一般软件供应商都不提供修改。

很强。

具有二次开发工具,在系统实施时就已充分考虑今后的扩展性。IT人员可以轻松的更改原来的业务流程,一般公司的IT部门就能完成。

一般。

以后的业务变更,需要修改软件的源代码来实现,需花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当实施人员和维护人员不同时,很容易出问题。要求软件供应商的技术力量十分雄厚,经验丰富,管理规范。

兼容性

一般。

会留有一些通用的接口。软件实施时,可以兼容,但今后兼容其它软件时就比较麻烦。

强。

即便以后发生要与其它软件兼容的情况时,利用二次开发的工具就能轻松完成,实施很容易。公司的IT人员就可完成。

一般。

发生兼容其它软件的问题时,必须由软件供应商派人完成,客户无法参与。比较依赖于供应商。

安全性

安全性定义取决于产品设计的思路,不同的产品安全性差异较大。

在已有的设置基础上开放出让客户提出安全性要求,予以实现。

安全性完全可以按照客户来定制,前提是客户必须提出严格的安全性需求。

实施周期

很短。

客户完全根据产品的功能提供需求,产品无法实现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无法提出。期间沟通较少。

较长。

提供一些需求模板,客户提出需求模板以外的个性需求,供应商只需就个性化的需求与客户沟通。

很长。

客户要提出明确的需求。而往往客户很难提出非常明确的需求(一般需要有咨询公司的协助),这就造成客户化时间非常的长。

培训

时间短。

只针对HR人员的

日常操作的培训

时间较长。

针对HR人员(关键人员、一般人员)和IT人员。

IT人员的要求不高。

提供日常操作培训、

系统设置使用培训、维护培训。

时间较长。

针对HR人员和IT人员。

相对IT人员的要求较高,要比较熟悉这套软件,比如软件的设计思路,过程等。

维护

只有些简单的维护。

大的改动很复杂,周期过长,往往无法完成(要改软件源代码。

日常远程维护。

业务变更由客户可自己完成,或由软件供应商上门完成,周期短,见效快。(无需改源代码,仅第四代语言的IT人员即可轻松完成修改和增加)

日常远程的维护。

业务变更也可有客户IT人员完成,但对IT人员要求很高,当IT人员发生流动时,只能由供应商派人修改,往往周期很长,效率不高(源代码的修改)。

费用

 

首期软件投资较便宜;简单维护费用较便宜;复杂维护费用逐年增加,修改很复杂,周期太长,甚至会出现用户在支付了高额的维护费用后,仍然无法实现HR最新的业务需求。

软件价格适中。

维护费用常年保持在较低水平。(修改和维护很方便。软件的构成是建立在客户完全理解的基础上的。)

软件投资很高。

实施成功后,短期内维护费用很低,但时间一长维护费用会非常高(修改原来软件源代码成本太高,对IT人员要求很高)。

考察要点

看产品在供应商已有客户群中的美誉度,以及在业界的经验。

看供应商的技术力量,产品在已有的客户群中的美誉度,了解他们使用后的感受,以及供应商产品在行业中实施经验。

看供应商的技术力量,尤其是实施人员的技术背景、项目经验。以及供应商产品在行业中美誉度。

看了以上的解析,您是否对所需的HR软件心中有数了呢?有一句话说得好:“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