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女人能自强

[ 来自: 网络 | 时间:2007/11/6 15:50:00 | 浏览:6475 | 收藏本文 ]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女性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女性人才研究中心主任张柟教授的先进事迹

 

传统观念将女性屈为“弱者”。确有精神缺氧、体内缺钙,“软骨病患者”式的女人,依赖丈夫、依靠社会,不思自立自强。现代女性奋起再造乾坤,把“弱”改写成“强”——不独女排女足的健将们,也有貌似“文弱书生”的女专家学者,张柟教授就是其中一个。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拼搏,谱写出“女人自强”的现代华章。

一、逆境中搏拼“衣带渐宽终不悔”;人活“一口气”,家是输氧站。20世纪回眸,90年代前5年,张柟事业家庭遭受大喜大悲的情感震荡和精神重怆,却能昂首挺胸,笑迎命运的挑战。

90年代第一春,40多万字的《女性人才论稿》问世是一喜,圆了她一个人生之梦(文革期间在塞北荒村亲眼目睹了女人的种种不幸遭遇,决心以改变女性生存状况,提高女性素质为已任,并成为不是张柟专业的专业)。此书一面世,很快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张柟收到了多封素不相识的读者来信,其中不乏许多男性教师、宣传部长、党委书记等,还有人寄赠条字画等。在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外的书商要买版权,唯一要求是把“前言”和“后记”中“省委党校支持”等字样去掉。长途电话征询作者意见,张柟断然拒绝,此时的张柟暗下定一个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将省委党校推上“世界论坛”。

几乎与此同时,久病的丈夫确诊为癌症。张柟得知有如五雷轰顶,她不屈不挠向死神挑战,每天跑医院、问医生、求门路、找偏方,最多的一天跑了七个医院,找了九位医生,中药罐熬烂了几个,体力透支自不待言,精神痛苦难以言喻。但张柟不但没有丢掉自己的工作,反而把俩人的工作量担在肩上。

当时政策向老龄倾斜,把张柟等算作“青年教师”。一位校领导对张柟半开玩笑地说:别人要一本专著,你要两本;别人外语及格就行,你要优秀,因为你比他们年轻。张柟没参加外语辅导复习(因为要照顾病人),却考了当时的最高分105分,她连让了三年,还是较早地拿到了正高职。这里的张柟已不有名气。

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记者纷纷前来专访,《中外妇女》杂志头一篇报导韦钰,第二篇就是张柟。“一代英姿”专栏、专稿报道张柟。

199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女性人才研究会特邀张柟为“世妇会”论坛第二位发言人,出席会议发言、交流。新华社记者在《人民日报》发了报道。张柟的两本专著在世妇会展台骄傲地向着137个国家(78位元首级领导)微笑:那是中国女知识分子的微笑,那是张柟全家人的微笑,那是江苏省委党校向全世界的微笑——这微笑后的泪水,无人知晓。

此时的张柟精神压力很大。她身在论坛,心系病人。丈夫微笑脸相送,祝贺她。张柟的心中在滴血、滴血。她可以为病人不参加任何会议,却不能违背自己心灵深处的两个誓言:为女性说话、让党校在世界论坛上发言——这就是做为灵魂工程师、精神营养师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张柟,用自己心血化成的文字向社会“输氧”;也是她的家庭“细胞”,在社会机体中的最大“热能”释放,为社会输氧。为此张柟获世妇会组委会嘉奖,这不是张柟一个,而是他们全家对社会的奉献,这里也有病人的一份“热”。

接着,张柟又应邀参加了有联合国副秘书长出席的“联合国成立5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在学术专题会上第一个作了题为“科技与女性”的学术报告,出席了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式、宴会、晚会,受到相关领导的接见。回家后,张柟和她的丈夫面对这些奖状、奖章、录相带,面对介绍张柟事迹的《走向辉煌》一书,以及《她以她魂铸华章》的张柟教授专访,很少流泪的丈夫热泪横流:“为了我,你在南方,一无亲二无故三无朋四无师长、校友,我活一天拖累你一天,走又不放心丢下你孤身一个……”别人家是欢天喜地的“庆功宴”,张柟家是面对病魔猖獗,夫妻相对垂泪。丈夫没有熬到96年春节,他的离去使张柟一下子跌入了万丈冰窟。党校领导和同志亲人般的关怀,让她感到虽然小家破碎了,她还有大家。所以,在以后的几年,南大、南师大几次商调张柟,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党校,党校就是在她家灾难降临时与她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家人。这就是90年代下半叶张柟事业生活的主旋律;一方面是给病人“输氧”,一方面是工作事业的拼搏,二难兼得,谈何容易。但是张柟“衣带渐宽终不悔”,战胜死亡带来的灾难,冲刺事业高地。

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大“家”是支柱,失去“另一半”,家是“加油站”

办完丧事后,人们看到张柟原先乌黑的头发秃掉了一绺,他们看不见丧夫巨怆留下永不收回的心灵创伤,时时在滴血……单亲家庭的职业女性,生活事业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诉,但是倔强的张柟没有倒下,从不诉苦。她开始了“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事业再攀登。她宁愿因拼搏而鲜血淋漓,也不要怯懦萎缩的苍白人生。

如果说前五年的家庭重点是忙病人,后五年的重点就是忙儿子。父亲的病亡对于这个未长成的小树苗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小小年纪稚嫩的心变得十分僵硬,一言不发。两眼直直望着爸爸的遗像发呆,张柟心痛得发紧。她只能捂住自己内心滴血的伤口抚慰儿子:“什么都不是永恒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经历;什么都不是现成的,未来的成败在于自己的努力!咱们家的家风就是自强不息靠自己,……”谈到伤心处,母子抱头痛哭。张柟认识到,仅靠自己的言传身教还不够,要教会儿子自己去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料,充实自己。因此,张柟最常给儿子买的东西就是书籍,早早买电脑……。儿子也同样关心着妈妈,知道妈妈需要什么,送妈妈《大百科全书》光盘……儿子不到17岁上大学,几篇论文都荣获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委的优秀大学生论文奖,以及大学生最佳辩手、优秀团干部等奖励。在美国的叔叔、姑姑多次让他出国深造,他说:“我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在中国干好,再出去不迟(不知是否不愿将老妈一人丢下?)”其实他的心已经被母爱所融化、解冻了,开始长大成材了。

张柟母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朋友,互帮互励。在事业上靠自己拼搏而小有成就。自立自强使缺失的单亲家庭成了拼搏事业、奉献社会的“加油站”。

三、彻悟后的超越:缺的已经缺了,圆的终究会圆——梦圆“有限生命和无限追求”的事业情结

这不是故事,而是最近10年张柟的人生轨迹:无亲无故的孤儿寡母、无权无钱的“弱女”张柟,在逆境的拼搏中锻铸成事业、生活中的强者。她独立撰写的省级七五、八五、九五和国家课题已先后面世,十几项社会兼职头衔接踵而来。可以告慰逝者在天之灵的是:丈夫辞世后的5年多以来,张柟在省党校创下了几个第一和唯一:

1996年第一个获全国党校科研成果一等奖(胡锦涛颁奖);第一个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个被重点高校聘为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剧本创作”“文心奖”一等奖(最高奖),也是对综合素质的检验。199812月,张柟被评为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南大校长等一起登台颁奖;1999年,获“世界名人”“20世纪末专业领域贡献大奖”;2000年,获“新世纪国际教育论坛及成就颁奖大会”颁发的金质奖章。2001年获“中国当代精神百名先进个人”金奖,第一个在人民日报上有名、中央台里有影的女专家学者……当张柟作为国家社科专家组成员为世界级著名学者雷洁琼教授(北大教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67万字的专著撰写审读意见和评语、评分时,张柟的激动已无法用言语表达!

面对300多万字著述,21部独撰、合撰的论著和百多篇论文,多次的国际学术交流研讨发言,从人民大会堂到钓鱼台国宾讲坛,从人民日报到中央台报导,几十个奖状,二十多个聘书、还有奖牌、奖杯、奖章、奖旗,特别12项国际论坛奖,14项一等奖……如果说这一切曾经激动过张柟年轻的心的话,现在人到中年的张柟已经“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了。所以从1996年开始,张柟不再申报学校奖项,而把机会留给其他同志,自己开创“外向”发展的新局面。作为学科带头人,帮助青年教师、关照单亲女性,已成张柟日常惯例。尽管她为此失掉了很多(比如校内打分、津贴等)但她无怨无悔。因为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追求“超越”,必然失去眼前既得利益。同事一致称赞,“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没有成为“坏死的社会细胞”,反靠自强不息,较之健全家庭作出更大的成绩和社会贡献,令人感叹莫及。

对此,张柟教授曾一再强调:自己家庭成员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事业的动力,创造力和智慧的张力,都源于我们伟大的党、祖国、亲人、朋友、同志们,给她的精神输氧。张连珍副省长曾多次亲切鼓励并亲笔收赠“天道酬勤奋,人间重善良——与张柟教授共勉”的条幅给张柟,成为她案头的座右铭。眼下,做为“江苏女性人才研究中心”主任的张柟,正在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运筹围幄“21世纪女性素质”工程。同时努力实施自家的“54321工程”,即“五讲四美三热爱两个拼搏一个目的”的治家方略。所谓两个拼搏,“一为”女性,其实是为人类、归根结底是为人的现代化进行理论求索和实践而拼搏,这成了不是张柟专业的专业;“二为”党校,为“党校特色”走上国际讲坛、论坛而拼搏;“一个目的”旨在奉献。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共党员、一个平凡的女学者自强不息的全部生命价值和家庭奉献。

(江苏省委党校机关党委稿)